·文学研究·
20世纪 40年代“纽约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
论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诗人之死……………………………………………席 楠 (227)
美国拉美裔文学:源流和研究现状……………………………………… 陈天然 杜志卿 (238)
《硬科幻小说的复兴》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探析………………刘晓君 谷红丽 (249)
·语言学研究·
我国老年形象符号的多模态构建及解析…………………………………黄立鹤 朱 琦 (260)
模因论视角下“土味情话”的复制模式及形成动因研究……………薛 薇(278)
不一致性:《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亟需解决的问题………………………张 俊 (290)
·翻译研究·
郝玉青译者惯习形成及其对翻译行为的影响研究…………………………………张 汨 (305)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文本阐释………………………………………………胡作友 卢 茜 (315)
·书刊评介·
征服性翻译与反抗性翻译
——评介《后殖民视角下晚清 1811-1911年征服性与反抗性的英汉翻译》 ……………………………………………………………………………………………黄 增 张 威 (329)
20 世纪 40 年代“纽约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
论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诗人之死
席楠
中山大学
摘 要:以往对当代美国小说《洪堡的礼物》的研究主要关注功利主义、物质主 义对高雅文学造成的危害,但却甚少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成因。本研究指出, 这部小说刻画了大众文化作为垄断资本主义对高雅文学构成的威胁。正是大众文 化和高雅文学二者之间无法弥合的矛盾造成了 20世纪 4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衰 落以及诗人之死。小说中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离不开作者索尔·贝娄及“纽约知识 分子”群体对大众文化的立场。同时,他们对大众文化的态度又深受同为犹太知 识分子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 关键词: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纽约知识分子;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
DOI:10.19716/j.1672-4720.2020.03.01xi
美国拉美裔文学:源流和研究现状
陈天然 杜志卿
华侨大学
摘 要:美国拉美裔文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体系庞杂,分支众多,历史悠 久,发展脉络清晰,具有异质性、混杂性的文化特质。在该领域,国外研究呈现 出多层次、跨学科的趋势和“全球本土化”的认知视野及不拘于族裔性的哲学和 美学层面的探究;基于量化分析发现,国内研究虽有一定的突破、进展,但相对不 足、滞后和失衡,其深广度尚待拓展。因此,厘清该文学的内涵外延、研究现状 及趋向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学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拉美裔文学;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研究现状
DOI:10.19716/j.1672-4720.2020.03.02chen
《硬科幻小说的复兴》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探析
刘晓君 谷红丽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短篇小说集《硬科幻小说的复兴》(2002)呈现出深沉的后人文主义思考。 一方面,小说中塑造的赛博格形象展现了后人类社会可能出现的人类离身性问题、 可能遭遇的人性和道德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人类主体性的威胁;另一方面, 小说中描写的太空殖民和太空战争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科幻小说中浪漫的乌托邦想 象的质疑和颠覆。在人类社会即将步入后人类时代的当下,硬科幻小说对于人类 存在的反乌托邦表征和后人文主义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硬科幻小说;后人文主义;赛博格;人类主体性;反乌托邦
DOI:10.19716/j.1672-4720.2020.03.03liu
我国老年形象符号的多模态构建及解析
黄立鹤 12朱琦 2
1.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2.同济大学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话题成为大众传播与社会认知中的 热点。老年形象符号的构建与社会发展、媒体舆论、自我认知、文化传统等均密 切相关。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探讨老年形 象符号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构建机制、老年人自我认知及身份构建、话语增权等 问题,并以近 30年央视春晚小品中的老年形象为例,进行多维解析,力图呈现我 国老龄化进程中的老年形象变迁及社会认知情况,并倡导从“老龄形象及文化” 的角度看待该问题。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形象;符号学;多模态;社会认知
DOI:10.19716/j.1672-4720.2020.03.04huang
模因论视角下“土味情话”的复制模式及形成动因研究
薛薇
福建师范大学
摘 要:在参与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主导下的网络 2.0时代,网络话语反映 了语言的弹性和语言使用者的创造力,是语言模因的载体。“土味情话”作为 2018年十大网络用语之一,广受网民模仿传播,衍生出众多妙趣横生的情话变体。本 文拟在模因论视角下,以何自然(2005)的模因复制与传播方式以及 Shifman(2014)的模因站位(stance)为参照,对“土味情话”进行三维分析,旨在揭示土味情话的 信息复制模式与内在形成动因。本文发现,“土味情话”以同音、同形、同构嫁接 的模因表现型传播为主要复制模式,而恋人之间土味情话形成动因的实质主要是 爱慕之情。 关键词:土味情话;模因论;复制模式;站位
DOI:10.19716/j.1672-4720.2020.03.05xue
不一致性:《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亟需解决的问题
张俊
肇庆学院
摘 要:通过对《现汉》自5版以来词类标注问题有关研究文献和第7版中部分具 有语义对称关系的词条词类标注情况的考察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兼类词 数量和比例偏低;2)具有语义对称关系的词条词类标注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现汉》在词类标注方面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词类标注理论前 后的不一致和词类标注实践与词类标注理论的不一致。词类既然是词在语法功能 上的分类,而词的语法功能又是在使用中浮现出来的,那么在划分词类和判断兼 类时不仅应坚持语法功能标准,在词类标注实践中还应始终贯彻这一标准,并通 过基于语料库的使用模式调查如实反映词目词类信息,以尽可能确保词典词类标 注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关键词:一致性;《现代汉语词典》;词类;语法功能;兼类
DOI:10.19716/j.1672-4720.2020.03.06zhang
郝玉青译者惯习形成及其对翻译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射雕英雄传》(卷一)英译本为例
张汨
江西师范大学
摘 要:随着翻译学中“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的兴起,译者成为了当前 研究的重点,同时社会学中的惯习概念被用来解释译者的翻译行为。在中国当代 小说外译过程中,金庸武侠小说逐渐受到关注,而近年来其“射雕三部曲”开始 陆续在英语世界出版,这使其主要译者郝玉青成为研究关注的对象。鉴于此,本 文研究郝玉青译者惯习的形成及其对翻译作品和出版商、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等 翻译行为选择方面的影响,进而为中国文学成功外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译者惯习;郝玉青;翻译行为;金庸武侠小说
DOI:10.19716/j.1672-4720.2020.03.07zhang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文本阐释
胡作友 卢茜
合肥工业大学
摘 要:文本阐释是丰富文本信息、强化文化传递的译者行为,其目的是激发目 的语读者对原作乃至源语文化的认同感,推动跨文化合作与交流。根据阐释的程 度及其与文本关系的远近,文本阐释可以分为辅助型、加工型和挖掘型,起到营 造文化语境、加工文化典故、挖掘文化内涵的作用。以此为标准来考察《文心雕 龙》的英译,结果发现,文本阐释因译者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宇 文所安以中国为视角,对中国文论进行双向阐释,实现中西文论的互动,强调西 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理解深度和思想共鸣;杨国斌突出文学思想与人的 内在属性的结合,文学观和史学观的融合,重视拓宽中国传统文论的广度。文本 阐释应注意保持适宜的限度,过犹不及,会影响译本的真实性,降低读者对译本 的认可度。
关键词:文本阐释;文化传递;《文心雕龙》英译;宇文所安;杨国斌;适宜度
DOI:10.19716/j.1672-4720.2020.03.08hu
征服性翻译与反抗性翻译 ——评介《后殖民视角下晚清 1811-1911 年征服性与反抗性的英汉翻译》
黄增 张威
北京外国语大学
Xiaojia Huang. 2019.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s Conquest and Resistance in the Late Qing 1811-1911: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Singapore: Springer. Viii + 105pp. ISBN 978-981-13-7571-2 (h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