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双月刊)2021年第1期 论文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21-06-28浏览次数:360


语言研究

隐喻结构层级划分及功能………………………………………………………许婷婷 (3)  

基于用法模型的探析及应用:认知语法视角……………………………牛儒雅 (14)  

让步句关联标记的类型学考察……………………………………………王中祥 (32)  

文学研究

库切《福》中的意义诠释和后殖民抵抗………………………………………连 旭 (44)  

心中的窟窿”:政治人笛福的虚构书写……………………………………王晓雄 (55)

新中国 70年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述略……………………………………历 伟 (65)

国外约翰·爱德加·怀德曼研究综述…………………………………………陈 红 (80)  

教学研究

不同结果状态下教师反馈对二语语法结构习得的影响……………………蔡 晨 (89)  

书刊评介

《阅读发展与困难》评介…………………………………………洪 霞 王保昌 (102)



隐喻结构层级划分及功能

许婷婷

北京大学

摘 要:现代隐喻研究的对象已由传统的词扩展到句子和语篇。为了明晰不同语言单位中隐喻 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性,本文以 M. Black等人的研究为基础,主张分别从形式和语义角度对句 法和语篇层面的隐喻进行层级界定,并依据隐喻“最小上下文”和“二元隐喻”的延伸范围提 出了具体的层级划分方法,明确了语篇隐喻研究范围等相关问题。此外,基于前人就句法和语 篇层面隐喻功能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指出,隐喻的主要句法功能是称名和述谓,其在语篇层面 的典型功能是组篇。 关键词:隐喻;结构;句法;语篇;语义;功能



基于用法模型的探析及应用:认知语法视角

牛儒雅

河南大学

摘 要:R. W. Langacker把认知语法称为“基于用法的语法理论”。究竟什么是基于用法的理论 模型?文章从这一主要思想出发,第一部分探讨了基于用法模型的内涵:语言知识是以使用为 基础的;语法规则通过图式网络作为其认知表征方式;语法的本质是象征性的。第二部分探讨 了基于用法模型的三个主要特征:即认知语法是“最繁性的”“非还原性的”“自下而上的”理论模 型。第三部分则基于该认知模型,分别从语法语素、词汇语义以及句子层面探讨了新的语言表 达式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充实了基于用法模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汉语语言事实的研究 提供了参照。

关键词:认知语法;基于用法模型;语言使用;语法语素;词汇语义;句子层面


让步句关联标记的类型学考察

王中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摘 要:让步关联标记表现形式多样,而让步连词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专门针对让步 连词语序特征的类型学研究比较鲜见。通过对六大语系 42种语言的考察,发现让步连词前置 语序用于 VO语言,后置语序用于 OV语言,这说明让步连词语序与动宾语序之间具有和谐性。 这种和谐性由从属连词语序与介词语序的一致性引起,其动因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两者同为 典型的联系项、介-连兼类词的存在以及介词向从属连词的再语法化。同时,跨语言事实也为语序类型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样本。

关键词:让步连词;语序;类型学


心中的窟窿”:政治人笛福的虚构书写

王晓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摘 要:笛福小说中有一个重要的策略——“身份扮演”,即其人物通过身份扮演跨越阶级、 性别、种族的界限,希图获得稳定的身份。但是与笛福在政治生活中的身份扮演一样,小说人 物的扮演并不能为他们带来稳定的身份,这体现了笛福从政治书写转向虚构书写的内在诉求。 他以虚构摹写现实的无序,拒绝在小说中提供一个补偿性的有序世界。

关键词:笛福;身份扮演;“心中的窟窿”;虚构书写


新中国 70年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述略

历伟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摘 要:自 1872年《谈瀛小录》改译《格列佛游记》始,我国斯威夫特研究已近 150年。建 国前,我国“斯学”主要体现为作品译介与文化评读。建国后开始走向专业研究;尤其在期刊 论文、学位论文两大领域标示出国别特质。上世纪 90年代后,“斯学”以著述研究为特征逐步 走向深广,在文本与理论层面皆有突破。同西方相比,我国“斯学”的优势凸显在理论幅度和 民族立场上,问题则表现为“低效重复”与外部文献的“机械挪用”。通过耙梳、厘整新中国 70年以来“斯学”的演进脉络,辨析成就与问题,标明“斯学”汉语研究特色,无疑可为其走 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乔纳森·斯威夫特;国内研究;研究类型;国别特质;发展趋势


国外约翰·爱德加·怀德曼研究综述

陈红

澳门城市大学

摘 要:约翰·爱德加·怀德曼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的非裔作家。国外怀德曼研究大多从后现 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视角展开,主要论析怀德曼如何采用后现代形式书写黑人性、重访历史和 再现城市危机,以及如何以各种后结构主义文本策略解构种族主义、二元对立和官方宏大叙事; 部分研究从非洲中心主义视角探寻怀德曼创作立场的转变和对黑人美学的传承。怀德曼研究既 有单部作品的剖析,也有整体考察,同时不乏怀德曼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视野日趋宏阔, 展现出跨族裔和跨国界研究倾向。

关键词:怀德曼;后现代和后结构主义研究;非洲中心主义研究;比较研究


不同结果状态下教师反馈对 二语语法结构习得的影响

蔡晨

浙江树人大学

摘 要:以 107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测-实验-后测的方法,探究不同结 果状态下,教师的表情性反馈与纠错式反馈对学生主谓一致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负向 结果状态下,表扬反馈对目标结构的提高效果要优于批评反馈,直接反馈对目标结构的提高效 果要优于间接反馈;(2)在正向结果状态下,表情性反馈和纠错式反馈存在交互效应。当教师为 学习者提供表扬反馈时,直接反馈对目标结构的提高效果要优于间接反馈。研究表明,在学习 结果状态引发的情境语境下,教师的表情性反馈能从认知资源优化和个体情绪调节等方面让学 习者对纠错式反馈产生注意偏向或注意回避等效应,进而影响习得结果。

关键词:结果状态;表情性反馈;纠错式反馈;主谓一致


《阅读发展与困难》评介

洪霞 王保昌

福建师范大学

David A. Kilpatrick, R. Malatesha Joshi& Richard K. Wagner(eds.). 2019. Reading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Cham: Springer. xix+ 272pp.ISBN: 978-3-030-26549-6 (h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