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补充意见

发布时间:2018-01-11浏览次数:553

闽师教〔201041


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第五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我校本部专业实行“本一”招生的新形势,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福建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闽师教〔200716号)基础上,制定以下补充意见: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知明行笃、立诚致广”校训精神,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加强思想教育,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完善制度建设,贯彻落实《教师工作规范》,出台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等相关文件。坚持把师德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在相关奖项、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职务晋升中坚决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教学名师”、“师德之星”、“十佳青年教师”、“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发挥榜样模范作用。搭建平台载体,将每年9月作为“师德建设月”,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服务教师,在强调教师敬业奉献的同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发展环境。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坚持培养和使用并重原则,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每年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教学方面的专门进修与培训。各学院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应用型专业的教师,要求到企业、公司、工厂等单位实践锻炼,避免教学内容滞后或与实践脱节。有计划地将学科教学法教师“送下去”,到中小学新课程教学第一线去学习和锻炼,并将一些具有高级职称且特别优秀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引上来”,参与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吸引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到我校工科、应用文科等专业兼职。各学院要专门制定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计划,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进修、学习机会,有关费用由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

3.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各级“教学名师”每学年要通过公开课等形式开展示范性教学,坚持高职称教师每学年给本科生开课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下班辅导和指导。新任教师在从事教学前,一般应经过半年的随堂听课或承担课程的教学辅助工作,并通过试讲,经同行专家评价和学院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授课资格。实行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与学生评教情况挂钩制度。在评优评先工作中,将学生评教情况作为评选参考条件之一;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工作中,将学生评教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教学效果差、学生满意度低、问题反映强烈的教师,不得参加评优评先,不得参加当年高一级职称资格评审、岗位聘用,年度业务考核视为不合格。年度业务考核连续两次不合格者,暂停授课资格。被暂停授课资格的教师,不再享受校内基本岗位津贴,并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待重新试讲、考核合格后,恢复其授课资格。恢复其授课资格后,教学效果仍然很差、学生评价仍然很低的教师,不再作为教师聘任。从2010年开始新进教师要兼任班主任一年,由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教务处联合对其所担任的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其兼任经历可视为教师的社会实践,在职称评聘时予以承认。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根据我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总目标,按照“本一”批次录取学生的培养规格,积极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积极开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在若干个学科专业开展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试点工作。鼓励积极开展卓越教师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5.优化专业结构。按照建设“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要求,根据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趋势,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基础学科传统专业,采取改造与保护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些招生或就业情况不甚理想的专业,鼓励实行宽口径招生,根据实际需要,朝相关专业方向培养人才;对办学历史较长、教学力量相对雄厚,但社会需求较少的专业,发挥其学科优势,加强专业的改造,可将其调整为应用型的专业,满足社会需求;对专业面过窄、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通过暂停招生、减少招生数量、转向或合并、撤销等多种途径予以调整、改造和更新;对社会急需专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增设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

6.建立专业建设及预测评估体系。建立专业建设白皮书发布制度。每年以白皮书的形式在校内发布各专业招生、就业、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等情况,以及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海西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让学院和教师了解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把握专业建设动态,增强专业建设针对性,提升服务海西建设的能力。建立专业设置和招生预警机制。通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社会反响等数据库的建设,分析、预测各专业的培养规模、需求趋势、供求状况,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与招生挂钩的专业设置和招生预警机制。根据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专业评估,形成每3年评一次的专业评估制度。各学院要组织编写“专业学习指南”,内容应包括学院介绍、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培养模式、特色、学制、学分计算、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及方向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国内外主要同类专业的基本情况等,及时发放给新生,做到人手一册,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

三、构建科学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教学内容

7.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院与专业负责人要根据专业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对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专业,应以学生进一步培养为目标,增设基础性、理论性、前瞻性强的课程,注重对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应以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相适应的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专门专业知识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侧重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专业,应讲究课程开设的综合性、交叉性、融合性,通过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等有效方式,培养具备综合性知识的人才。

8.增强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性。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协调好课程之间的关系。以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衔接性为依据,安排好每门课程先后开设的时间;以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出发点,调整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最好发展为原则,适当增大选修课的比重,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院、甚至跨校选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的专业学习为重点,适当减少公共课的比例,增加专业课的比例,试行“低学分、零学时”。对全校性公共基础课和其它选课人数较多的课程,试行“选师制”,即同一门课程有多位教师同时开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在公共选修课中,选择若干门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确实有助于学生成长的优秀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加以建设。

9.扩大精品课程的辐射面。有重点地培育精品课程,加大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不断丰富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快网上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打造数字化课程网络平台。通过全面推广和广泛使用已有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资源,有效地发挥精品课程的引导、辐射作用,并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课程群。

10.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原有实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专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公共英语基础课程+专业英语课程+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努力建设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公共英语教学单位要充分运用优质教学软件和各种教学资源,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新的英语教学考核机制,大力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有条件地允许一年级学生参加四、六级英语考试。

11.开展教改立项和教学研讨活动。学校定期开展教改课题立项工作。各学院、系(教研室)主任要通过设立教改项目,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教学研讨、教学交流等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广大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参加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2.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各学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层次和比例;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形式;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突出过程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加强实验、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课外科技创新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建设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鼓励实习模式创新,对实习模式具有新意,且实习效果好、学生满意的实习活动,追加一定比例的实习经费。

13.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积极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广阔空间。支持更多学院建立有特色的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平台。坚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完善第二课堂的学分确认制度,允许学生以参加课外科技竞赛和学科知识竞赛取得的成绩,代替部分学分。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相关的条例,对学生集体参加课外重大比赛给予考试成绩加分奖励。继续实施“本科生课外科技计划”,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对学生课外科技、科研活动的指导,活跃大学生科研创新学术氛围,促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14.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加大对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投入力度,计划每年分别向每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投入30-50万元和10-20万元建设经费,改造和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确保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发挥优势,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经验。逐步实现实验室、科研条件和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开放,建立相关学院实验室的共享机制,切实提高我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效益,更好地带动全校实验室建设的整体水平,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15.加强文科实验室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不断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通过开发和应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运行机制,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果与实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项目,并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富有学科内涵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服务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成长。

16.发展工科实验室。重视工科实验室和实训平台的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工科专业与企业(工厂)共建实验室(中心),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挖掘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生产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巩固发展教师教育特色

17.创建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在抓好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切实抓好教师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坚持教师基本职业技能四年连续培养制度。在整合校内资源基础上,创建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对学生的书写规范汉字和书写技能(含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口语表达能力(含朗读、讲演、交谈、教学口语、教育口语)、教学工作技能(含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多媒体使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进行训练。通过考取证书的方式,确保师范生在教师职业技能上做到人人过关、个个合格,从而有效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8.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和教育改革实验区。选择条件成熟的县市区特别是重点建设城镇签订协议,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和教育改革实验区,进一步密切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的合作,使之成为我校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和知识优势,在促进学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和地方发展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专业先行先试。

19.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上,学院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已有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继续做好教育见习、实习等常规工作,提倡并鼓励组队到边远山区中小学实习。坚持集中组织,有专门教师“蹲点式”带队的见习、实习工作,杜绝“放羊式”的做法。积极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七、完善教学监控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实施“三段式检查”。不断完善“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的常规教学检查:期初教学检查以教学准备、教学秩序和学生满意度测评为主,分别对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资源使用、教材使用、后勤保障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满意度测评;期中教学检查以座谈会形式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检查半学期以来各专业的教与学情况;期末教学检查以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和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为主,分别对考场纪律、试卷评判等情况进行检查,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

21.完善“三项制度”。继续完善“领导听课周”、“教学月报告”和“随机性教风学风抽查”制度:每学期开学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为“领导听课周”,学校、学院党政领导、专业负责人、教务处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深入课堂、实验室等教学第一线听课,了解课堂、研究课堂、服务课堂;校长办公会议每月一次定期听取本科教学工作汇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每月一次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巩固“随机性教风学风抽查”制度,不定期地对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纪律、课堂教学秩序等相关内容进行全校随机性抽查,检查结果通报各学院。

22.建设“两支辅助队伍”。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教学督导团和教学信息员两支辅助队伍建设,发挥教学督导团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指导、检查作用以及教学信息员桥梁纽带作用。各学院成立院级教学督导团,重视教学督导团的工作,坚持开展教学督导活动,及时解决教学督导团在督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听取他们对改进课堂管理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及建议。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加强教学督导的新机制,增强教学督导的实效性。畅通学生教学信息反馈渠道,注重收集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见,推动教风学风建设,促进教学相长。

23.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把教风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不断完善教学监控体系,巩固教风学风建设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学,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内在需求、个性倾向、心理特征等相关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早读、晚自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一○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