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英语教育从“技能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培养兼具国际竞争力与文明对话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我院英语教育系和本科公共外语系依托本届个性化培养周活动组织三位外籍教师于2025年4月3日—8日开设讲座,分别从英语词源、文化批评和雅思备考三个方面聚焦英语语言能力提升与跨文化认知深化。
4月3日上午,我院美籍外教John C. Priesing开设了“A Brief Overview of IELTS Strategies in Speaking and Writing”为题的讲座。讲座针对我国雅思考生在口语和写作上的薄弱点,拆解口语流利度与连贯性、词汇、语法、发音四评分维度,以及写作任务结构和高分标准等,结合具体实例,构建从评分逻辑到实战应用的完整备考框架,为同学们备考雅思提供有力指导。
4月8日上午,我院外教Paul Jeffrey Barry开设了题为“Etymology: Understanding English Through History”的讲座,从英国历史发展的角度追溯英语词汇的起源与演变,揭示历史事件与跨文化融合对英语词汇的塑造。讲座通过丰富的词汇实例,介绍了德语、拉丁语、希腊语、法语等对英语词汇的久远影响,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透视文明更替,探寻英语单词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4月8日上午,来自福州外国语学校的外教Alden Martin Niedersteiner开设讲座“The Tower of ‘Babel Dilemma’ of Cultural Classification: Beyond the Myths of the Stererotypes of ‘East’ and ‘West’ ”,从文化自信、时间观念、地理区位、文化多元性等视角剖析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指出文化传播并不依循简单的二元划分,鼓励同学们以更为细腻、多元的视角理解文化,携手构建一个包容万象、多元共生的文化世界。
上述三场讲座通过语言解码、文化解构和出国备考三个方面,构建了多维学术对话场域。本主题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深化了大家对全球文明多样性的理解、对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认知,更推动了我院外语专业持续深化改革,努力培养具有文明互鉴、融通中外能力的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