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院学子“践”行新思想,青春逐梦绽芳华 ——外国语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2-19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5年寒假期间,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子们组成多支实践队伍,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担当书写时代篇章,各项实践活动成果斐然,奏响了一曲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之歌。

信念火种:点燃红色与团结的火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他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实践队探访了中共福州市委旧址,在三坊七巷追寻红色记忆,在参观声援五卅运动、开展反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等一系列珍贵历史资料以及以“播火记”为主题的图片展中,队员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福州的革命历史,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崇高精神,增强了爱国情怀与历史使命感。

与此同时,“文化根脉展自信,共绘民族同心圆”实践队前往新疆库车市,参观党史教育基地与龟兹博物馆,感悟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此外,队员们还通过别开生面的“住家式”体验活动,深度体验当地文化和感受民族风情,深刻认识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化弦歌:奏响传承与交流的乐章

在众多实践活动中,“文化传承与交流”成为一大亮点。2023级日语专业学子开展的“外语食界”社会实践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日语系同学积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以中日双语海报展示家乡美食,生动呈现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韵味,积极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还为元宵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历史是城市独特的记忆,文化是城市流淌的血脉”,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对古老城市所承载的文化记忆的解码。为探寻古厝文化,“闽韵古香”实践队深入漳州蔡家堡、泉州泉港土坑村和厦门同安区路下村,通过实地参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开展古厝知识文化宣讲活动等举措,切身体会深藏于古厝中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探索古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暖行微光:点亮社会服务的灯塔

岚岛暖巢助老队奔赴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童心颐养中心和桂山社区开展“情暖空巢”活动,为老人们宣传防诈骗知识、教老人们制作中国结,并为桂山社区的独居老人们送去了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银龄群体”带去温暖与关怀。

 “我为母校代言”返校宣讲活动同样成果丰硕。九支队伍走进安溪一中、厦门六中、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厦门市松柏中学、福州八中、晋江市养正中学、浦城一中、连江尚德中学以及沙县一中等九所省一级达标校,通过视频展示、数据解读和校友故事分享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福建师范大学的魅力与风采。活动结束后,队员们还通过QQ群线上答疑,为有意报考的学弟学妹们提供持续的帮助与指导。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这个寒假,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子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在服务社会中传递温暖,在文化传承中贡献力量,在红色追寻中坚定信念,在民族团结中凝聚共识。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初心,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不断书写青春华章,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