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期刊刊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文章

发布时间:2024-12-31浏览次数:123


日前,《外国语言文学》刊发了一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笔谈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外国语言文学》编辑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开辟专栏发表一组笔谈,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一份力量。


笔谈文章包括:秉持文明互鉴理念,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葛桂录教授);培养国际传播型外语人才:理论与实践(岳峰教授);倡扬多元化闽文化外译,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林佩璇教授);开展以国际传播为导向的翻译,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尤泽顺教授);短视频外译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张爱珍副教授);外语教育治理现代化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李光泽副教授)。


葛桂录教授在《秉持文明互鉴理念,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视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构建有效国际传播体系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核心价值、提升国民素质、维护文化安全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需保持独特性,同时参与全球问题解决,提供新视角。海外汉学家在传播中国文化中起重要作用,促进文化深度融合,其成果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价值发掘,成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思想资源。

岳峰教授在《培养国际传播型外语人才:理论与实践》中指出,国际传播领域亟需结合外语和国际传播的专业人才。鉴于国家对国际传播的重视及数字化趋势,我们必须在高校加快培养国际传播型外语人才,通过夯实国际传播核心知识,创设国际传播实践平台,强化外语实务能力训练等措施来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最终推动教学实践的国际化,以及高端国际传播成果的产出。

林佩璇教授在《倡扬多元化闽文化外译,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中指出,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译工作在国家传播体系构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2015年在福州举办的近代福建翻译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暨闽派翻译高层论坛极大促进了与闽文化相关的双语丛书的出版。然而,这些双语书籍主要以传统纸媒形式传播。基于此,建议采用多元化手段进行国际传播,包括拍摄英文VCR、联动国家级出版机构和高校翻译人才,以推动闽文化外译事业的发展,助力国家构建更有效的国际传播体系。

尤泽顺教授在《开展以国际传播为导向的翻译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中提出了以国际传播为导向的翻译研究和实践路径,要求翻译研究充分考虑翻译与传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国家利益和政治因素等。翻译实践应全面介入国际传播过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传播特点,并实时评估传播效果,以最大化国际传播效能。文章呼吁中国采取更积极和创新的国际传播策略,增强全球影响力。

张爱珍副教授在《短视频外译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强调了外语学科特别是翻译学在国际传播中的关键作用。结合主持“中华文化外译传播”的项目经验和在短视频外译领域的个人体会,指出短视频外译的选题策划要侧重个体性、共通性、社交性三个维度,译者要兼顾多模态翻译、内容的筛选和推荐,文化的融合和协调,以及产品的推介和平台的运营,视频简介的撰写和评论区的互动等。这些策略转变有助于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更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共鸣度。

李光泽副教授在《外语教育治理现代化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强调了外语教育对于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力、参与全球治理和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当前外语教育存在的“碎片化”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需要全面提升外语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聚焦外语教育的总体性治理,具体包括确立为国育才的价值导向、增强外语教育组织结构的协同性、推动政策制度的协同整合,以及构建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的数字化平台等。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外语教育的整体性治理效能、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效能。

这组笔谈文章融合了外国语学院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实践经验与丰硕成果,深刻阐释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