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院成功举办首届“藤山修辞学论坛”暨跨文化叙事论辩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09-22浏览次数:1093

2022917-18日,由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修辞与论辩研究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加拿大温莎大学推理、论辩与修辞研究中心(CRRAR)和《外国语言文学》期刊等协办的首届"藤山修辞学论坛"暨跨文化叙事论辩国际学术研讨会(Tengshan Rhetoric Forum 2022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rrative Argumentative in Cross-Cultural Reasoning)在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举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学院党政领导传播学院副院长连水兴教授、学院各研究中心负责人、学术骨干和部分师生代表参加线下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葡萄牙及全国多所“双一流”高校的2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了主旨发言,200多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以线上视频形式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开幕式由尤泽顺副院长主持。

 


葛桂录院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指出福建师范大学作为百年名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修辞学研究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外国语学院新近成立了“修辞与论辩研究中心”,力图把中国传统修辞学与西方修辞研究结合起来,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和公共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研讨会从理论上深入考察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话语场域言说或讲述中国故事,对现有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流行见解进行再思考,必将从修辞学与论辩学角度为新时期中国国际传播做出有益贡献,也为世界各国学者更好理解中国提供一次机会。



研讨会分为大会学术报告和专题报告两大板块,通过专家发言和问答互动方式,充分研讨交流了重新思考跨文化叙事论辩:理论与挑战”“修辞论辩的理论与实践”“叙事论辩的历史渊源”“叙事论辩研究的多元视角”“以你的道理来论证我的立场”“跨文化叙事论辩中的翻译问题方面议题

“跨文化叙事论辩的理论反思”专题报告中,几位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试图破解跨文化叙事论辩困境与挑战的密码。作为跨文化论辩”(cross-cultural argumentation)概念的首倡者福建师范大学刘亚猛教授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自我批评和反思,认为在目前世界时局里,进行跨文化论辩几无可能,应运用“跨国修辞”(transnational rhetoric)来应对地缘政治和经济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Dima Mohammed教授认为我们必须接受一个愈发“极化”(polarisation)和深度“分歧”(disagreement)的国际话语格局,并对“论辩潜能”(argumentative potential进行开发。复旦大学陈伟副教授从哲学视角出发,主张以“跨主体性”(transsubjectivity)概念来克服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等概念的理论困境。美国南加州大学Thomas Goodnight教授提出“准-辩证学”(para-dialectics概念用于研究论争产生的方式,包括沟通不顺畅产生争论,语气、身体位置和面部表情变化滋生分歧,提出问题或表达反对意见产生分歧。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在其广义论证理论框架里融合了逻辑学、修辞学、中国本土论辩传统等学科理论资源,提出“文化相对性”这一关键概念,主张通过构建“共享文化”(a shared culture)来破解跨文化论辩困境。

讨论跨文化场域言说和讲述中国涉及的翻译问题美国犹他大学毛履鸣教授以利玛窦入华之后不同时期绘制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为例,总结归纳了以修辞“适应”(accommodation)和“同化”enculturation为特征的“利玛窦方法”,指出其致力于开辟一个介于适应和同化之间的位置,并构建一个关系和分离以及中国和西方世界可以妥善管理的世界,对当下如何在跨文化场域言说中国颇有启发意义。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Jean Goodwin以太极拳初入欧美时所面临的跨文化交流困境为例,总结归纳了不同作者在推广太极拳的书籍中所运用的“确立”(stabilization)、“顺应”(accommodation)及“转化”(transformation)策略。福州大学陈小慰教授提出对外翻译传播中的“修辞互动”原则,结合实例分析总结出“建立共识”、“化解冲突”、“权衡得舍”及“坚守底线”等互动策略。汪建峰副教授以孟晚舟女士归国感言的外媒英译版为例,指出受众“认知语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在跨文化叙事论辩中的关键作用。

叙事论辩的古典源头及其当代建构讨论中,加拿大温莎大学Christopher W. Tindale教授将叙事论辩的理论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论著,以中国古典文献《孟子》和柏拉图对话录《申辩篇》中的两个叙事为例,指出基于不同文化、情感及价值框架的叙事论辩可能呈现完全不同的事实和价值判断。叙事论辩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世界旅行”(world-travelling,跨文化论辩不仅使我们可以进入他者世界,还可以促使我们对自身的基础认定、信仰和论辩方式加以反思。中山大学谢耘教授中国古典类比论证理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类比论证理论进行比较指出中西方类比理论在“相似性”的作用、类概念的理解和类比论证的合理性根据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理论传统更注重类比构建的灵活性和语境敏感性,西方理论传统更强调类比相似属性的因果关联。苏州大学袁影教授从探讨“反叙”的论辩功能入手,考察了《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墨子》等诸子警句,研究发现条件式双否(如“非礼勿视”)能起到严密逻辑(提升可然性)、增强在场性、促进对立认同等论辩功效。中国人民大学林升栋教授从说服是传播学的元命题这一学科认定出发,从“悦服”和“说服”两个角度对中西方早期各自的传理脉络进行比较研究,作出“前者重心服,后者重口(言)服”这一新观察。长安大学秦亚勋副教授借鉴当代人文主义话语思想,基于“说服”概念兼纳“信服”的理论探析对两大范式予以纠偏,认为二者应摒弃纯粹理性的信服程序,转而关注突显情感协同效应的合理性说服这一言后效力。南京大学张翼教授指出学界关于拟人这一辞格的研究存在不足,认为拟人修辞的认知理据、编码形式、诗性和叙事效果、语境中呈现的特征和阐释过程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修辞学、语用学及论辩(证)研究等跨学科交叉研究讨论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Scott Jacobs教授对前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1969年查帕奎迪克演讲作了语用分析,认为叙事常用于“表达论辩”(convey arguments),既可用于构筑论点甚至在功能上替代论辩本身,又可用于表达间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甚至相反的观。东南大学刘东虹教授认为语用论辩模式可以在修辞学属性和语用学属性上进行拓展,如宏观层面采用“认同”概念,中观层面侧重于几种论辩质,用包容性和解释力更强的“语用行为”代替“言语行为”以更有效地解释跨文化交际中的讨论性话语。齐鲁工业大学鞠玉梅教授认为现今“后人文主义时代”,修辞研究的对象应“延展至人以外的整个环境,修辞之目的不以追求劝说与认同为强势目标,代之以强调呈现、认可距离,甚至反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修辞”(constitutive rhetoric的新概念。中山大学博士后廖彦霖认为,通过对广义论证理论与修辞论证理论的比较分析,可知两者不仅不互斥,而且在论证分析的焦距与论证评估的规范性辩护问题上可发挥各自独特优势进行合作。南开大学博士后于诗洋聚焦诉诸威胁的论证型式及评价难题,将论证型式理论与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起来。厦门大学杨颖博士从另一个角度践行以受众为中心的言说策略,认为由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有利有弊,传者可信度、跨文化叙事策略和论证合理性等是决定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效果积极与否的重要因素。

江苏大学吴鹏教授、福建工程学院涂家金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尤泽顺教授都以外交话语为关注和个案研究。吴鹏教授紧跟国际论辩研究前沿课题,提出了“不妥协冲突”论辩风格,为“战狼外交”做了理论辩护。尤泽顺教授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以中日钓鱼岛的外交话语为例,将“历史论式”和非形式逻辑研究的“论证型式”相结合,剖析了争端各方外交话语的有效性。涂家金教授聚焦国防部发言人外交话语“修辞人格”的研究,试图将实证研究引入修辞学研究,提出了修辞/论辩的转换问题。福建师范大学石春煦副教授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以法律论辩的个案为例,探索公诉人在庭审直播中如何使用叙事话语重构经验、弘扬法治价值。

在闭幕式上,汪建峰副教授代表会务组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经过两天时间的密集研讨,与会者从跨文化叙事论辩角度对言说和讲述中国故事进行了理论反思,深化了相关的认知和理解与会专家高度赞扬了本次会议的国际性、专业性、学术性及福建师范大学修辞论辩研究的优良传统,对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取得预期效果表示祝贺

研讨会是我院举办的一次高规格国际学术会议,具有鲜明时代内涵和重要现实意义,为新时期中国在对外传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修辞学与论辩学建议世界各国学者更好理解当代中国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