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修辞与国际传播的多维透视”前沿理论工作坊

   20211124日晚,我院修辞与论辩研究中心(CSRA)举办了“修辞与国际传播的多维透视”前沿理论工作坊,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我校传播学院、文学院的学者与我院相关研究方向师生近60人共同参与研讨。院务委员尤泽顺教授代表学院简短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工作坊由汪建峰副教授主持。


工作坊瞄准热点问题,就如何改进对外翻译和传播效果及如何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等重大课题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学术交流。在“对外传播中的译文话语修辞问题”主旨发言中,福州大学陈小慰教授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翻译修辞语境”这一颇有新意的概念,认为其对“语言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概念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指出译文话语效果与译者修辞努力密不可分,译者可以通过修辞努力及诉诸理性话语使译文尽量达致“预期象征效果”,避免产生“非预期象征效果”。在“美国媒体涉华新闻报道的多模态论辩话语分析”主旨发言中,厦门大学杨颖博士介绍了多模态论辩理论的内涵及分析框架,并结合CNN“中菲黄岩岛事件”相关新闻报道展示批判性论辩重构的理论解释力,给在场师生带来新的启发。

在专题发言中,我院尤泽顺教授从构成和传播两个维度谈了外交话语的国际传播问题,界分了“所说”、“受众”与“非预期受众”等话语分析与修辞研究交叉概念,揭示了话语实践背后的国家立场与国家间关系规范。传播学院连水兴教授聚焦电影叙事,指出编码与解码具有偶然性,信息交流很难实现意义生成的对等状态,每个电影叙事的背后都有一个意识形态基因和立场在左右叙事发展的进程,强调电影是实现国家叙事意图的最佳途径。我院林佩璇教授立足红色翻译史研究的丰富实践,从中提炼出国际传播的新维度,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分享了三个新启示:翻译与修辞同源同体、纪实性角度与国家形象传播以及翻译作为一种受众承认的过程。文学院颜桂堤副教授立足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回顾并总结了1990年代初以来文化研究的中国历程,指出文化研究涉及翻译、语境化与本土化接合三个维度,文化研究应考虑如何与本土力量结合,文化研究应把握“中国经验”和“中国语境”,并分享了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赛义德有关“理论旅行”的论述。我院石春煦副教授分享了其对起诉书国际传播问题的新认识,她基于话语分析和论辩分析的研究路径对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法律话语互动研究颇有启发意义。我院李秀香博士基于丰富的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从人才培养角度,结合实例阐述了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论辩能力。我院汪建峰副教授从修辞论辩角度尝试重新界定“讲述”的意涵,指出国内研究者过于侧重“讲述”维度,忽略了“倾听”维度,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条件是先了解国际受众的兴趣与期待,在基础上通过“讲述”改变国际受众对中国的认知,唯此才可以与目前在国际上大行其道的各种版本“中国故事”进行较量,占得先机。


工作坊进行过程中,专家学者精彩发言不断,现场互动不时擦出火花。学者们基于各自专业背景及研究兴趣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拓展了与会者对修辞与国际传播相关性的认识,受到了在场师生的好评。

此次活动是“福建师范大学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构成部分。活动在学院新建设的智慧教师工作坊举行,整个过程持续三个多小时,现场气氛热烈,会场全新空间和修辞与论辩研究中心首场学术活动相得益彰,意义非凡。

(文/汪建峰 图/韩筱)